​何谓Session IPA?

吹啤迪 吹啤 2017-07-04

IPA自从美国精酿革命运动开始以来就长盛不衰,从最早铁锚酒厂Anchor Brewing的仿英式IPA开始,到现在风行的New England IPA。IPA衍生出很多不同版本。这些衍生品大大延长了IPA的生命周期,长盛不衰。他们其中很多都在IPA基础上融合更多的味道,可以更强调酯香或麦芽焦香等。但其中就有那么一个亚系,给人一种“还有这种操作”的感觉,它就是——Session IPA.


一个商业决定


每一种创新,都蕴含着对现实的反抗。2010年前后,几个主要啤酒酿酒国陷入疯狂的攀比。其一是对酒精度的攀比,当时诞生了例如Brewdog的战术核弹企鹅(Tactical Nuclear Penguin, 32%),击沉俾斯麦(Sink the Bismarck , 41%);少士博(Schorschbräu Schorschbock )的57% finis coronat opus ;战争结束于BrewmeisterSnake Venom(67.5%),时至今日还有人以高酒精度为卖点。另一个是对苦度的疯狂攀比,例如BrewdogJack Hammar(200IBU)和Mikkeller1000IBU等,但由于人类苦度阈值也就100IBU左右,所以并没有造成很恶劣的影响。

图片

Mikkeller 1000 IBU IPA


对于酿酒师而言,独立是他们最大的标签,所以反热潮的商业决定并不罕见。当他们厌倦了高酒精度,高苦度啤酒,酿造淡啤酒的念头就开始出现。Session IPA的倡导者皆围绕着几个标签:“易饮”、“保持IPA风味”、“低酒精不易醉”。这些标签彰显着他们在主流的IPA和大众化的拉格中做了折衷。既不会像美式淡拉格(俗称“工业拉格”)淡而无味,又不会像IPA那样酒体和苦度都很高。


Session一词来自何方?


关于Session一词究竟是怎么得出的,到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定论。有说法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,英国士兵饮用的低度啤酒(用于助兴但又不至于醉),就叫Session;另外一个说法是Session来源于英国的苦啤(ESB, English Style Bitter)或是旧时的英式IPA(比现今美式IPA更低的香气和苦度,English Style IPA),这些啤酒是19世纪英国人桌上的日常常饮之物,可以从早喝到晚。但并没有研究表明Session就是出自英国的淡啤酒,这一词只是在著名酒评家Micheal Jackson的书轻轻带过。

图片

摘自《The Pocket Guide to Beer》


另一方面,即使是承认英国淡啤酒就是Session IPA的“祖先”,对其酒精度,大家也还在争论。有些人认为Session IPA就应该跟回英式淡艾的标准,4.0%度左右的才是正统,而超过4.5%左右的则不规范了;但又有人认为,美式就不应该再去沿用英式那套规则,只要是5%以下的都是Session IPA。事实证明,太低的酒精度数,始终无法支撑酒花香气,目前市面上相对评价较高的Session IPA都是酒精度数较高的版本,一般而言会接近5%。

图片

Ratebeer上超过100人评分的Session IPA里,前几名的风格都是5%上下


备受争议的“风格”


Session IPA热潮早已过去,但这种风格还是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,毕竟,它有点像是在精酿高速路上开倒车。在酿造层面上,它尝试使用更多的辅料减少酒体浓度(连带伤害是:麦芽风味也会减少,这与美国精酿协会的倡导有所违背);但它又同时强调酒花特性的突出,采用干投及其他手法来增加酒花味道。


而在风格层面上,目前只有美国酿酒师协会(BABrewers Association)对其风格作出了明确的诠释,BJCP(啤酒裁判认证计划)组织还保持观望。它在美式金艾(American Blonde)和美式淡艾(American Pale Ale)、美式IPA(American IPA)之间摇摆不定。以下的表格能帮助你理解它。


美式淡艾美式IPA美式金艾Session IPA
色度(SRM)6-146-123-74-12
麦芽表现低到中,允许焦香低到中
酒体低到中
IBU值30-5050-7015-2540-55
酒精度(abv)
4.4-5.4%6.3-7.5%4.1-5.1%3.7-5.0%

*表格数据来源《2017 BA Style Guidelines》,部分数据与BJCP有出入,但差距不大


Session IPA酒精度数和酒体接近美式金艾,苦度稍微超越美式淡艾,麦芽表现却要像美式IPA(不能要明显焦香)。不要少看这些数值上看起来很微小的差距,真正出来的成品,在众多喝惯美式IPA的老饕里,都会觉得是失衡的。低浓度的酒体没法支撑强烈的酒花香气,从而不是香气稍纵即逝,就是苦味太长。


不乏精品


但这些限制并不是酿酒师们的障碍,相反是一种挑战。如何用较薄的酒体来酿造一款酒花特性突出的啤酒,很多厂商给了答案。最开始引起风潮的Founders All day IPALagunitas Daytime IPA,在时间的考验下坚挺到现在,市场也有不错的反馈。后面还有诸如Stone Go to IPA等精品Session IPA出现。

图片

Stone Go to IPA


最近《Paste》杂志就组织了一次盲品,尝试找出市面上最好喝的Session IPA,有兴趣可以直接点击“查看原文”直接看他们的评测报道。


Session IPA虽然一直处于很尴尬的地位,但是发展到现在,已经在啤酒界中有一席之地。毕竟市场上买得最多的是淡拉格啤酒,所以有一款很好的淡IPA啤酒过渡,带大家精酿啤酒世界,甚至与之抗衡,绝非一件坏事。而且最重要的是,夏天到了,喝些不那么重的啤酒,甚是惬意。

图片

一人一狗一啤


-EOF-


参考资料(酿造建议亦可以从以下链接找到)


Session IPA

http://beerandwinejournal.com/session-ipa/


Session Beer - an amalgamation of years and years of thoughts - Ding's Beer Blog

http://www.dingsbeerblog.com/2011/06/12/session-beer-an-amalgamation-of-years-and-years-of-thoughts/


How old is the term ‘session beer’?

http://zythophile.co.uk/2011/05/20/how-old-is-the-term-session-beer/


Session Beer Revolution

http://allaboutbeer.com/article/session-beer-revolution/


Think Small: Ideas for Brewing Session Beers

https://beerandbrewing.com/think-small-ideas-for-brewing-session-beers/


Brewing Session Beer

https://beerandbrewing.com/brewing-session-beer/


    微信扫一扫
    关注该公众号